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持續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分級診療體系。如何織牢基層醫療網,守護城鄉居民健康?全國政協委員、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院長劉云,全國人大代表、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韓峰做客“兩會云訪談”,圍繞這一話題展開交流。
主持人:建設健康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你們各自的領域,最近幾年都發生了哪些可喜的變化?
劉云:近幾年通過鄉村振興等一系列舉措,我們清晰地看到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的提升。國家發改委和衛健委正在推動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就是通過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給百姓提供服務。在慢病管理層面,針對糖尿病、高血壓等常見慢病,社區、疾控、醫保等多部門聯動,通過家庭醫生簽約等方式將慢病“管起來”。南京的“十分鐘醫保圈”、“紅色驛站”等做法,創新探索互聯網、物聯網慢病管理模式,從更多途徑為基層百姓提供健康服務,這些都是優質醫療擴容和下沉的具體體現。
韓峰:數據顯示,居民患病首選基層就診比例將近70%,縣域就診率約93%,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在鄉村解決的目標,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更加均衡。在分級診療方面,醫聯體、醫共體已基本實現縣(市、區)全覆蓋,遠程醫療服務覆蓋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在調研中我們也發現,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硬件條件更好了,真正實現基層衛生政府主導,全省所有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全面達到國家基本建設標準。城鄉對口幫扶、特色??平ㄔO等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成效凸顯,初步解決了基層衛生人才隊伍不穩定和能力不足的問題。
主持人:慢病管理的重點在基層,分級診療的關鍵也在基層。順利推進分級診療落地,全方位滿足患者需求,還能做些什么?
劉云:社區重在“管”,縣市級醫院解決常見病,省級大醫院解決疑難重癥,這應當是比較適宜的分級診療模式。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加快醫院作為區域醫療中心的輸出方建設,加大對輸入醫院的技術孵化、人才培養,較早開展信息技術在慢病防控中的應用,構建了糖尿病、高血壓等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智能隨訪、精準宣教,創新慢病防控模式,更好地提升基層服務保障能力。
韓峰: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關鍵是要加強全科醫學人才的培養,為城鄉基層提供用得上的高素質人才。2021年南京醫科大學成立全省第一家全科醫學院,目的就是整合學校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及醫學教育資源,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和培訓,已先后培養了3000多名全科醫學及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為充實城鄉基層衛生隊伍發揮了積極作用。學校建有慢病服務團隊和臨床醫學學科聯盟,積極向基層普及臨床安全用藥知識。我們還將發揮省級智庫江蘇省健康研究院的作用,圍繞可持續性推進分級診療制度落地實施開展政策研究和決策支持。
主持人:織牢基層醫療網,守護城鄉居民健康,需要久久為功。暢想未來5年,在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這方面,您有何期待和建議?
劉云:健康不僅是一種服務,更是驅動國家經濟發展、驅動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所以全社會應該正確看待健康問題,強化自我對健康的主體責任,建立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加強健康管理。從國家政策層面,可以看到基層公共衛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每年都在提高;醫療資源的分布上,國家也在優化布局,醫保政策等都在向基層支持傾斜;就百姓自身而言,大家的健康意識和素養也在提高。我相信經過各方努力,我們一定會迎來一個比較完善、全方位的基本醫療服務保障體制,減少慢病發生。
韓峰:持續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全方位、全周期守護全體城鄉居民的健康,離不開技術的加持。大力推進健康江蘇建設,我希望未來5年能實現以下兩個主要目標:
一是讓衛生健康數字化惠及百姓,建成全省智慧健康平臺。只有高能級互聯網醫院體系更加完備,優質資源才更可及,群眾看病才能更方便;
二是要讓智慧醫療和遠程醫療服務高質量覆蓋基層醫療機構。在強化鄉村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基礎上,利用區域性遠程會診中心,面向基層開展醫學影像讀片、云會診、培訓交流、醫療咨詢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同質化服務。
監制 顧雷鳴 尤健
統籌 高偉 王拓 唐澄
記者 蔣明睿 宗祺
攝像剪輯 余勤雍 曹陽 王昊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