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種花家,即“中華家”的諧音。春和景明,萬物生發,一年一度的“春天的盛會”如約而至;此時此刻,種花家的8500萬江蘇兒女正沿著中國式現代化的康莊大道闊步前行。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策劃推出《種花家的“江江”和“蘇蘇”們》系列報道,將視角對準不同年齡段、不同領域內的優秀江蘇兒女,這些“江江”“蘇蘇”們初心如炬、銳意進取,他們的奮斗之路與追夢之旅,也必將激勵著更多“江江”“蘇蘇”向著新目標,奮楫再出發!
“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醫學生?!闭劶白约旱纳矸?,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有袒露了自己學醫的初衷——敬佑生命、救死扶傷,讓更多的人免受疾病的折磨。
李有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身為“90后”青年學者的他,如今正帶領著科研團隊長期密切關注傳染病傳播的走向,通過長年累月的分析研究,以期讓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跑在病毒的前面,于無聲處為健康中國建設添磚加瓦。
“想為人們的健康福祉做點事”
李有當年讀的是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專業。七年本碩連讀生涯中,一次暑期實踐的機會激發了他對科研的濃厚興趣?!澳谴握{查研究主要針對的是中學生視力保護的情況以及他們用眼的行為和習慣?!崩钣谢貞浀?,從收集問卷、整理數據,到分析數據、論文撰寫,再到成果的最終發表,那是他第一次親歷了科研調查的整個過程?!拔覍底址浅C舾?、對統計也很感興趣,所以相比死記硬背,我對這樣的現場調查、數據分析等科研過程更感興趣?!?/p>
興趣和熱愛驅使著李有在碩士階段選擇了將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也逐漸積累起更多現場調查的經驗。他碩士階段的研究課題是孕婦孕期膳食營養狀況與體內DHA含量的相關性研究,定期進醫院督導和核查孕檢成了他的科研日常。
“現場調查其實非常辛苦,除了要與臨床醫生溝通、與負責檢測生物樣本的企業接洽,還要與科研項目的資助方反饋協調??蒲胁⒎锹耦^搞研究就夠了,還要應對、處理和維護好方方面面的關系?!崩钣姓f,正因為如此,他起初對自己的角色并不適應,溝通效率比較低?!岸耶敃r很多人一看我是個學生,不等我開口直接就說‘我不和你談,我要和你們的老師談’。像這樣受到別人輕視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崩钣姓f,“所以我在學生階段的科研過程中感受到的,很多時候并非肉體上的累,而是精神上的疲憊?!?/p>
科研的壓力壓不倒堅韌的心,李有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為什么選擇了這個研究方向。他想要摸透流行病的傳播規律,想要通過數字和統計的力量遏制疾病的擴散,想要為人們的健康福祉做點事。在這樣一種強烈信念的支撐下,李有不僅堅持了下來,而且以出色的成績完成了學業,于2016年9月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全球健康中心攻讀博士。
“國家有所需,我們就要有所為”
海外求學期間,李有選擇了將傳染病流行病學作為博士以及博士后的研究方向,主攻的課題是多種呼吸道病毒的季節性流行規律?!斑@其中就包括普通冠狀病毒的季節性流行規律?!崩钣姓f。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身在國外的李有非常掛念家里,但又無法輕易回國?!鞍謰屇昙o大了,健康碼、行程碼之類的不會弄都要來問我。我也是先在網上查,然后再告訴他們?!崩钣袕哪菚r開始強烈地意識到,自己該為祖國、同胞和親人們做點什么。于是他提前三個月結束了自己博士后的工作,趕回國內,并把相關的科研成果和學術經驗帶了回來。
李有說,“國家有所需,我們就要有所為。國內新冠疫情發生之后,這個課題當即成為了我和團隊成員第一時間投入研究的事情?!?/p>
“我回國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疫情加速了這個進程?!崩钣姓f,“現在回想起來,可以說是時代的所需在感召我回到祖國,因此我做出回國決定的時候,沒有絲毫的猶豫?!?/p>
“讓疾病防控跑在病毒的前面”
李有2021年10月回到國內,11月便以高層次引進人才的身份入職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其研究成果先后發表在了《柳葉刀》等國際高水平期刊上,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力。
“回國之后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立足現場調查,把國內流行病傳播的相關研究進一步做起來,深入研究國內人群的流行病傳播規律?!彼f。
李有如今的研究囊括了多種呼吸道傳染病?!捌┤绾粑篮习《緦τ趮胗變旱慕】涤绊懞艽?,因此非常受關注。我們從去年開始,開展了兒童呼吸道感染情況的調查研究?!崩钣斜硎?,目前,他和學生們正在長期追蹤,從而深入了解在幼兒園當中暴發呼吸道疾病的風險,提前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我們科研工作者需要更進一步,采取更有預見性的防控手段,讓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跑在病毒的前面,從而筑牢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鋼鐵長城?!崩钣姓f。
策劃:潘青松 杜雪艷
采寫:陸威
視頻:王子杰
包裝:陶蓉 王子杰 朱丹清